2020—2021年,《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发布,推动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智能化已成为煤炭行业的技术共识和发展趋势,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正在快速地向智能、高效、安全开采转变,以人为本,让煤矿职工更轻松、更体面、更多幸福感地工作也越来越成为煤炭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煤炭开采是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业,安全生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煤矿企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煤炭工作者的努力下,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煤矿安全的致灾因素并未减少,一些主要的灾害和威胁依然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仍较为严峻,安全生产事故面临反复性、长期性的问题,仍需时刻紧绷安全风险防控的这根弦。煤矿智能化建设使得对各个危险因素的动态实时感知成为可能,也推进了安全风险智能防控的研究走向现实。智能安全防控是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保障智能矿山稳定运行的关键。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李爽教授深耕矿山安全风险防控领域10余年,具有心系“国之大者”的科研担当,以实现矿山安全风险智能防控、守护煤矿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为己任,在智能安全防控领域不断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要研究探索出一套智能、科学、有效的矿山安全风险防
01立足实践,探寻安全风险防控之关键
2011年,李爽作为宋学锋教授团队的研究骨干,参与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自此,她便对矿山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产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并将其视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一直以来,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事故频发都是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重大安全生产问题,给社会和谐和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煤矿职工在辛勤地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还要面临着巨大的人身安全风险,这让从事煤矿安全管理研究的李爽感到惭愧和心痛,她下定决心要将煤矿安全风险防控作为自己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实现矿山安全风险防控既智能高效又操作便捷。
想要做好煤矿安全风险的防控工作,就必须要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实时、系统地监测分析和管理,用科学的方法统筹解决煤矿生产中暴露的安全问题,是兼具技术与管理双重属性的工程。李爽认为搞科研必须要俯下身、沉下心,没有现场的科研是走不远的,自2011年开始, 为了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想不到、管不住”的难题,她坚持活跃在煤矿生产一线,曾先后到过上百座煤矿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与一线生产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探讨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与重点,探索如何通过煤矿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